汽车保养运作原理视频,换机油的基本原理?

用户投稿 2548 0

关于汽车保养运作原理的问题,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汽车保养运作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换机油的基本原理?

保养提示功能其实原理很简单的,就是汽车仪表系统内置的一个小功能,我们通过对保养间隔里程和时间进行设定,这样仪表系统就会计算你行驶的里程或时间,当你行驶里程或时间达到设定值的时候,仪表盘就会提示你需要保养了,就是这样简单。

汽车提醒换机油的原理是什么?

还有的车型使用的是机油寿命计算的方式,通过行车电脑计算发动机的运转时间来确定机油寿命,如果发动机的运转时间达到要求,机油寿命提醒也会提醒你保养了,这个方式要更科学一些,保养间隔也更准确。

汽车机油更换虽然是按行驶公里数来计算机油的使用寿命,但决不是简单直接按里程与寿命百分比的简单换算来处理的。

以我自己驾驶的车辆为例,去年更换好机油,从广东出发自驾西藏,屏幕显示机油寿命100%,从佛山经贵阳到成都,两天的行程全部高速共1577公里,且没有出现堵车现象,到达成都时查看机油寿命剩余94%,而我驾驶的车辆是电脑预设1w公里的,也就是说行驶了1577公里仅消耗了6%的机油寿命,且在这行程中机油温度在升温后一直稳定在83度。

从成都开始川藏线入藏走318,成都至巴塘共700公里,加上之前合计2277公里,机油显示剩余寿命86%也就是说这700公里消耗机油寿命8%,这700公里机油寿命比之前的1577公里要消耗大得多,两个不同的路程路况影响了这个差异,从成都走318,在康定开始到巴塘这段318海拔不断爬升,以山路为主,平均时速远低于成都之前的高速,机油温度每当爬坡上山时都维持在98-108度之间,只有每当下山时才降回85度。

这种情况在后续的西藏到阿里,及回程中基本遵循这个规律及机油寿命百分比的进化。从这些规律及曾经在平原地区长途自驾及在本地城市通勤中,总结机油寿命更换预计原理是行车电脑通过机油传感器结合行驶状况,把行驶中的各项数据:里程,机油工作温度,及在各温度状态下的相对应行驶里程及行驶时间来计算机油寿命百分比。也就是说长途高速机油的效率寿命最大化。决定机油寿命很关键的因素是机油工作时的温度,如果油温超过120度,建议就要熄火降温了,因为大于120度机油就失去性能了,发动机就会过热拉缸了,不过现在绝大部分车已经原车有超温报警了。

汽车保养:为什么清洗气门,以及怎样清洗节气门?

汽车清洗节气门是为进气畅通,清洗的方式为拆洗。

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俗称空滤)、进气管道、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以及节气门,节气门正是俗称的油门,其结构特点为金属铸造的圆形进气控制阀,通过内部翻板实现不同的开度,开度由油门踏板的深度控制,原理如下图。

节气可以理解为发动机的咽喉,是空气进入发动机的最后环节;而发动机需要进入空气是因为燃烧燃油需要氧气,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由于氧气含量的固定以至空气与燃料比例是固定的,为14.7:1;在比例固定之后,进入发动机多少空气就要以此比例相应的调整应该喷射的燃油量。而由油门控制的节气门开度与进气量的比例也是相对固定的,只有保证节气门翻板位置没有障碍,开度与进气量才能保证合理的比例。

比如在发动机怠速时节气门开度约5%,只是留下了一条小小的缝隙;如果节气门翻板与内壁位置有大量的积碳堵塞了这条缝隙,发动机在怠速时能吸入的空气则会很少,烧到不足够为喷射的燃油有效助燃。发动机内部燃爆产生的动力不均衡则会造成怠速时发动机无规则抖动,同时燃烧不充分的状态还会产生游离碳,与机油蒸汽混合后产生大量的积碳。

其次在正常行驶中如积碳非常多也会影响进气量,积碳过多同时会影响气流的方向,对于进气歧管多点电喷喷油的发动机而言,还会造成空气与燃油混合不充分的情况;结果会造成蒸发性能变弱动力变差,动力变差后想要获得合理的动力体验则要加大转速,高转速会大量喷油所以油耗会很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保养运作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汽车保养运作原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